“珠海理工故事育人”栏目系列报道(五)II 理工学子廖俊健、梁晋、姚锋、李俊杰的逆旅长歌
【编者按】 在新时代技能强国的浪潮中,每一行代码的敲击都是青春力量的绽放。珠海市理工职业技术学校始终践行“自强不息 德技立身”的校训,通过“理工故事育人项目”,聚焦技能成才的青春力量。本期《匠星闪耀·青春榜样》走进移动应用与开发赛项的赛场,见证廖俊健、梁晋、姚锋、李俊杰四位学子如何以代码为笔,在省赛的赛场上书写属于自己的青春篇章。
匠星闪耀·青春榜样之以代码为笔,绘就梦想蓝图
——珠海理工学子廖俊健、梁晋、姚锋、李俊杰的逆旅长歌
在2025 年广东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职组)移动应用与开发赛项赛场上,我校 21网络班毕业生代表廖俊健和22计算机班梁晋、姚锋、李俊杰组成的竞赛团队,以总分第四名的优异成绩从全省 78支劲旅中脱颖而出,为学校再添一道省赛一等奖光环。
【图1:大赛现场师生合影】
起点:迷茫中抉择,热爱里扎根
廖俊健毕业后,经过半年多的职场历练,逐渐看清了现实与理想的落差,于是决定参加自主招生去上大专继续深造。这时,一个令人振奋的消息传来,今年的技能竞赛省赛改制了:允许毕业两年内参加工作的毕业生和在校学生混合组队参赛!他毫不犹豫地联系老师加入竞赛队,立志用省赛奖杯当继续深造的敲门砖。他知道,人生的赛道从未设限,就像这个被重新定义的赛场,终将见证破茧重生的奇迹。
【图2:竞赛队队长廖俊健】
梁晋从小在珠海长大,母亲的财务工作让他从小就对数字和数据有很高的敏感度,并对逻辑思维和编程产生浓厚兴趣。初中毕业时,他毅然选择了我校的计算机专业,并积极加入竞赛队。他坚信,逻辑是看得见摸得着的,自己的逻辑思维特长更适合技术性专业,而职校的竞赛平台能让他更好地发挥优势。
【图3:竞赛队成员梁晋】
姚锋来自广西农村,家庭虽不富裕,但父母关系和睦,一直支持他学习技能。在父母的支持下他选择了我校计算机专业,当他得知竞赛既可以提升自己的能力,更能为未来的升学和就业打下坚实基础时,他当机立断加入了竞赛队。他凭借对编程浓厚的兴趣与硬核的实力,一路过关斩将,成功被选拔为省赛队员。
【图4:竞赛队成员姚锋】
李俊杰出生在珠海斗门区的一个普通家庭,中考失利让他一度陷入迷茫。“去读职校吧,计算机专业能学门手艺。”班主任的建议点燃了他的心中的火种。他带着对未来的憧憬,选择了我校的计算机专业,踏入了珠海理工的校园。“职业竞赛是职校生的另一条跑道。”师兄的省赛金奖让他看到了职业竞赛的希望,从此他决心通过技能改变自己的命运。
【图5:竞赛队成员李俊杰】
淬炼:万行代码,铸就数字匠心
移动应用与开发竞赛的备赛之路,是技术与毅力的双重考验。
廖俊健作为竞赛小组的队长,负责任务分工和协调。在最后一个月集训中,每天模拟正式比赛。他凭借实际的经验为成员灵活安排任务,不断磨合小组成员,压缩比赛用时,为赛场处理突发情况争取到宝贵的时间。
梁晋的战场在代码编写。面对复杂的编程任务,他凭借扎实的逻辑思维能力,一次次优化代码结构。他的笔记本上密密麻麻地记录着每一次的调试过程和心得,这些都成为了他成长的见证。
姚锋则专注于调试与测试。他深知细节决定成败,因此在代码中追求极致的简洁与高效。他反复测试每一个功能模块,确保无懈可击。他坚信:“只有把每一个细节做到最好,才能在比赛中脱颖而出。”
李俊杰负责移动应用与开发界面原型设计。为了提升用户体验,他每天重复修改界面布局、调整颜色搭配,手指被鼠标磨出了茧子,但他从未放弃。他笑着说:“看到自己设计的界面被认可,一切都值得。”
【图6:教练刘径平老师指导学生编写代码】 【图7:教练虞志飞老师指导学生调试】
突变:赛场惊魂,团队协作显神威
省赛当天,意外接踵而至。比赛开始时,李俊杰发现陌生的机械键盘让他频繁误触,原型工具窗口3次消失,关键时刻,他凭借无数次训练养成的肌肉记忆,本能地按下快速保存键,保住了原型设计的“核心资产”。
梁晋在比赛中遇到了 Git 系统故障,面对突发状况,他冷静应对,迅速切换到备用方案,使用 U 盘进行文件同步。得益于平时的针对性训练,他们成功将事故的影响降到了最低。
廖俊健在比赛中发现小组成员过度紧张,任务进度和平时训练有一定差距,他果断调整小组成员分工,不一味贪功冒进求速度,转而注重战果巩固,稳扎稳打,有惊无险完成比赛。
姚锋在比赛过程中一度紧张不安,演讲一直是他的最薄弱的环节,在队友们的加油与鼓励下,他重拾信心,及时调整状态,最终成功解决问题,配合队友顺利完成演讲。
【图8:教练刘径平、虞志飞老师点评模拟题练习】
高光:代码为翼,荣耀加身
当成绩公布时,团队以总分第四名的成绩获得一等奖,那一刻,他们欢呼雀跃。这份荣誉不仅是对他们努力的回报,更是团队协作的胜利。
【图9:竞赛队成员合影】
多维成长:代码为笔,绘就梦想蓝图
这场赛事带给他们的,远不止简历上增添的一行荣誉,更是心灵疆界的重新丈量。
李俊杰从“做题家思维”转变为“产品思维”,懂得技术应为真实需求服务;梁晋的自信心得到了极大提升,为未来的职业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廖俊健的团队合作协调能力得到锻炼,综合能力显著提升;姚锋则学会了如何在压力下保持冷静,自主学习能力明显增强。
珠海市理工职业技术学校始终坚持以赛促教、以赛促学,将竞赛精神融入育人血脉。网络技术专业部注重课赛结合,积极鼓励学生参加技能竞赛,近年来学生共获省一等奖 8次、二等奖12次、三等奖 6 次。未来,学校将继续深化产教融合,对接粤港澳大湾区数字经济产业需求,为区域发展输送更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从代码到荣耀,李俊杰、梁晋、姚锋用行动证明:职教学子的赛道不只在试卷上,更在键盘与屏幕之间。他们的故事,是珠海理工“自强不息 德技立身”的生动写照,更是新时代青年“技能报国”的铿锵宣言!
供图:网络技术专业部
供稿:网络技术专业部、学生处、竞赛办
一审:马小斌
二审:杨健锋
三审:蔡守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