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海理工“国家职业教育活动周”系列报道 II 职教发展研讨篇(一):珠海市教育研究院莅临我校开展调研工作
数智赋能职教 匠心铸就未来
为深化职业教育数字化改革,推动人工智能技术与教学实践深度融合,助力珠海市中职教育高质量发展,5月14日上午,珠海市教育研究院党委副书记、副院长郭宏才率调研组莅临我校开展中职学校集体调研与指导工作。此次调研通过课堂观摩、专题研讨、座谈交流等形式,检阅学校教育教学成果。
见面交流,开启调研序章
上午9时10分,调研见面会正式拉开帷幕。梁柏健校长对学校基本情况进行了简要介绍。市教育研究院党委副书记、副院长郭宏才强调,调研旨在落实国家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促进人工智能与职业教育深度融合,为教育数字化素养提升和学校高质量发展提供精准指导。本次调研团队阵容强大,包括市教育研究院党委副书记、副院长郭宏才、职业教育室主任蓝晖、教育技术室主任张箭、教师发展研究室主任赵枫、英语教研员高春梅、职业教育教研员李怀亮、教育质量监测教研员黄嘉鹏等多位专家,以及市一职校、市卫校、市体校等学校的名教师工作室负责人和中心教研组教研骨干。我校梁柏健校长、方芳副校长等校领导以及各中层、专业部负责人、教师代表等积极参与配合调研工作,确保调研活动顺利有序开展。
调研见面会
课堂教学观摩与交流
调研组深入课堂,观摩了两节公开课。
在赵玉琨老师的信息技术课《即梦图片生成工具的使用——以珠海航展海报设计为例》中,学生通过AI工具将手绘草图转化为数字海报,学习如何生成精准的提示词框架,并探索平面设计师在AI时代的核心竞争力。课程融合技术实践与艺术设计,展现了AI工具在职业教育中的创新应用。
赵玉琨老师公开课
陈诺老师的英语课《Unit 6 Food and Drinks: Choosing a proper restaurant》则通过真实职场情境,引导学生结合AI生成的视频、口语评价智能体等资源,分析餐厅广告信息并进行跨文化决策。课程巧妙融入思政元素,强调饮食文化的社交功能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价值,凸显职业教育在文明对话中的桥梁作用。
陈诺老师公开课
课后,市教研院英语教研员高春梅等专家从“技术融合实效”“学生参与深度”“课堂生成质量”等维度对这两节课进行了深入点评,肯定了授课教师的优点与亮点,也为优化教学设计提供针对性建议,有助于学校进一步提升教学质量,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专家评课
主题座谈交流,聚焦核心议题
在分组座谈交流环节,调研组围绕“产教融合与人工智能应用”“职教高考与教学标准落实”两大主题展开研讨。
实训处主任傅旻详细介绍了学校在产教融合方面的实践探索;教研室副主任黄伟欢着重阐述了学校在人工智能应用领域的教学实践和取得的阶段性成效。张箭、赵枫、王菲、吕秉华、赵晶等调研组成员结合汇报内容,与学校代表进行了深入交流,就如何进一步深化产教融合、拓宽人工智能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范围、打造具有示范引领作用的产教融合品牌项目以及构建可持续发展的人工智能应用生态系统等关键问题展开了交流讨论。
主题座谈会(一)
教务处麻丽华主任汇总了学校职教高考实施情况及学校专业教学标准落实情况,切实保障人才培养质量。郭宏才、蓝晖、李怀亮、黄嘉鹏、王明东、高文强等调研组成员在听取汇报后,与学校代表进行了深入探讨交流,为学校进一步完善职教高考工作体系、提升专业教学标准化建设水平提供了有益的思路和方法。
主题座谈会(二)
此次调研工作,为市教研院与学校之间搭建了紧密的沟通桥梁。学校将以此次调研为契机,积极改进不足,强化优势,继续以“数智”为翼,以“匠心”为魂,为学子铺就多元成才之路,为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书写崭新篇章!
部门:教研室
文字:教研室
图片:信息中心、教研室
一审:魏文
二审:方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