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珠海市理工职业技术学校 >> 新闻中心>> 教育新闻>> 正文内容

道德教育,何时春暖花开

文章来源:王开东 发布时间:2009年01月08日 点击数: 字体:

道德教育,何时春暖花开

 

德育作为现代教育的灵魂,始终关注个体生命的塑造和健全人格的培养,以提高个体的公共规则和道德意识为己任,进而提高整个社会的良知指数和义勇指数,并最终完成民族品格的净化和提升。康德说:“世界上惟有两样东西能够长久的震撼我们的心灵,一个是我们头顶上灿烂的星空,一个是我们内心中崇高的道德准则。”如今,头顶的星空早已经不再灿烂,崇高的道德准则也已经不再崇高!又岂止是不再崇高,甚至还显得恶俗、卑下。社会上每个人都在呼喊道德重建,可是道德生成究竟在哪里?

 

学校德育——小寡妇开美容店

 

一个人道德品行主要是在学校形成并定型的,道德品行具有内省、外行的特点,一旦学生道德意识形成了,道德生成就是一个可持续发展的过程。由此可见,学校德育的重要作用。可是学校德育现状究竟如何呢?学校德育本应是一个积极、健康、愉悦的生命关怀过程,本应是滋润、鲜活、幸福的生长过程。然而令人遗憾的是,现实中学校德育却充斥着很多的非道德行为和反道德行为,并且,对这些行为中相当大的部分我们集体无意识,甚至被我们默许和认同。

其一,我们常常把道德教育当成了道德知识的传授。德为何物?道德是生命赐于内心的一种美好寄存。既是先天的本能,也是后天的信仰。儿童时期,道德主要是一种本能,一种由乳汁滋哺出的自然品质;而成年后,道德将更多地发育成一种信仰,显示出一个人对生命的承受和热爱,对自我和群体间关系的珍视和认知。鉴于此,道德教育应该是由内而外的自然流淌式,而不是由外而内的灌输式。道德教育首先是一种保护,其次是一种引发和激励。道德形成更多的是萌生,更多的是爱的熏陶和迸发。道德教育如果没有走入心灵,如果没有找到情感的共鸣点,就是瞎子点灯——白费蜡。

一个很简单的例子,儿子把肾捐给母亲,一个全世界知道只有母亲不知道的故事感动了中国,也感动了每一个普通人。原因很简单,因为我们都有母亲,都感受过圣洁的母爱,都经历过那样的付出和回报。所以,它能够轻易击中我们内心中柔软的部分。而那些把器官捐给陌生人的好心人,却很难受到这么高的礼遇和关注,照理说我们应该把更多的掌声和赞美送给他们,可是,因为我们没有这样的感受和体验,所以,他们进入不了我们的心灵!道德教育也是如此。

苏霍姆林斯基曾记下这样一个真实的故事。校园的花房里开出了一朵硕大的玫瑰花,全校师生每天都来看。这天早晨,苏霍姆林斯基在校园里散步,看到幼儿园的一个四岁的女孩在花房里摘下了那朵玫瑰花,抓在手里,从容的往外走。苏霍姆林斯基很想知道这个小孩为什么摘花,他弯下腰,亲切的问:孩子,你摘这朵花是给谁的?能告诉我吗?小女孩害羞的说:奶奶病得很重,我告诉她学校里有这样一朵大玫瑰花,奶奶有点不相信,我现在摘下来送给她看,看过后,我就把花送回来。听了孩子天真的回答,苏霍姆林斯基的心颤动了,他搀着小女孩,在花房里又摘下了两朵大玫瑰花,对孩子说:这一朵是奖给你的,你是一个懂得爱的孩子;这一朵是送给妈妈的,感谢她养育了你这样的好孩子。苏氏此举常使我泪流满面,德育,应该像春风一样,唤醒一颗颗善和美的种子!如果换成我们,极有可能采取的是道德责罚、道德训斥,至少是道德说教,可是,试想一下,将来那个天真的孩子,看见玫瑰花还有鲜艳的美感吗?还有,那个可爱孩子对祖母的孝敬,可能会因此蒙上阴影,是让可爱的孩子蒙受道德愧疚,还是让天真的孩子因爱心而自豪?我们常常会因人性美、人情美的缺失而做错选择。

伟大的教育家陶行知四块糖果的故事,也让我们参悟了道德教育的真谛。陶行知在校园巡视时,发现王友用泥块砸另一个学生,于是叫他放学后到自己的办公室来。放学后,陶行知来到校长室,王友已经等在门口准备挨训了。可一见面,陶行知却掏出一块糖果送给他,并说:这是奖给你的,因为你按时来到这里,而我却迟到了。王友惊疑地接过糖果。随之,陶行知又掏出一块糖果放到他手里,说:这块糖也是奖给你的,因为当我不让你再打人时,你立即就住手了,这说明你很尊重我,我应该奖你。王友更惊疑了,他眼睛睁得大大的。陶行知又掏出第三块糖果塞到王友手里,说:我调查过了,你用泥块砸那些男生,是因为他们不守游戏规则,欺负女生;你砸他们,说明你很正直善良,有跟坏人作斗争的勇气,应该奖励你啊!王友感动极了,他流着眼泪后悔地说道:……陶校长,你……你打我两下吧!我错了,我砸的不是坏人,而是自己的同学呀!……” 陶行知满意地笑了,他随即掏出第四块糖果递过去,说:为你正确地认识错误,我再奖给你一块糖果,可惜我只有这一块糖了,我的糖完了,我看我们的谈话也该完了吧!

审视这个案例,陶校长没有一句训斥,有的只是挖掘学生的美好,给学生的是一种美好推定,而把学生的道德过失,还给学生内省,因为只有来自自身的深刻反思,才有可能内化为道德自觉和道德意识,并进而建立起自己的道德规范。一切依赖外在强制手段建立起来的道德规则,都是脆弱的、可变的、经不起考验的。家校教育中的“5+2=0”就是典型的范例。

其二,校园反道德行为的流毒。

现代教育的基本观念是让个体生命在学会学习、学会生存和学会创造的同时,必须保有健康、健全的道德品格,因此对个体生命的尊重和对健全人格的塑造,应是我们学校德育最基本的动机和出发点。然而很长时间以来,由于应试教育的冲击和对德育的错误认知,我们的学校德育蜻蜓点水,缺乏真正的道德人文关怀,我们总在号召着我们的学生去奉献自己的善良和爱心,而不是从最现实最本质的生活中去拨动他们心灵深处那根柔软的善良之弦,让他们同情之心正直之举化为生活中一种再正常不过的生命行为,让他们对自己,对他人,对一切生命学会尊重、关怀和友爱。甚至我们自己的某些做法,本身就让学生感到了教育的虚假和丑恶,让学生的心灵有了不能承受之重。

先来说说公开课,虚假、做作、恶心的公开课,已经引起了学生极大的反感。试想想,如果我们老师都失去了道德基础的,道德本色的,那么,我们还有什么资格指手画脚的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呢?连李镇西的学生也在信中公开指责老师作假:老师,我觉得你上得最好的课是平时的课。平时的课自然,公开课做作;平时的课真实,公开课虚假。公开课我没按你的要求举手,其实并不是紧张,而是反感你弄虚作假……”
   
然而,更多的时候,我们教师为了自己一些可怜的私利,为了所谓的教学完美,无视学生的精神自由,并进而把学生沦为表演的工具,要知道,这样的虚假教育对学生道德诚信是多么大的伤害!

还有,平常学校里纸屑飞舞,灰尘满天。当上级即将检查的时候,大广播响起来,各部门动起来,大扫除搞起来——分派到班,包干到户,热火朝天。检查的时候,学校里一尘不染,窗明几净,于是卫生学校的金字招牌挂起来了。最可怕的是我们都觉得没什么不对,然而就是在这种无意识中,我们教会了学生弄虚作假,我们丢弃了金子一样的诚信,学校是干净起来了,可是学生的心灵呢?

与此同时,每年我们都要举行一些强行的捐助。并且大张旗鼓的把这些捐助换算成道德成果。往往金钱越多,似乎道德成果也就越大。我常常怀有疑问,难道道德可以用金钱来兑换吗?对于被捐助的人,常常还要他们写一些感谢信,以彰显我们的道德风尚。殊不知这对被捐助者可能是一种更大的伤害。朱小蔓教授在《关于学校道德教育的思考》一文中曾说:如果道德教育的结果是使受教育者感到恐惧,那么这恰恰就违背了德育的初衷而沦为反道德的教育。

更为可气的是,有些老师为了学生能够在应试中获取高分,竟然鼓励学生大胆作弊,甚至为学生设置了作弊的暗语:摸左耳朵选A,摸右耳朵选B,摸脸选C,摸头选D。当他介绍自己的经验之谈时,我只觉得不寒而栗,如此教育出来的学生,还有什么诚信可言呢?湖南竟然有老师公然声称:“考大学就是为了挣大钱、娶美女!”试想一下,在这样的道德淤泥里,如何能够生长出道德之花? 

 

社会道德——你还能骗我多久

 

西方有一句名言:人是历史的人质。在历史的颠簸中,任何人都在劫难逃。那么我们是不是也可以说,学生是社会的人质。作为社会人的学生,自然离不开社会环境的濡染和浸泡,所以,一个成熟社会的道德风尚,常常在不自觉中塑造起学生的道德品格。然而,我们社会恰恰在最基本的道德伦理上丧失了教育者的尊严。

其实,我们的社会并不缺少英雄,河南的李学生,江苏的殷雪梅,贵州的徐本禹……遗憾的是,他们能够感动中国,却不能感动某些实权人物!这常常使我想到高尚品质在当下的稀缺,想到人性的共鸣,想到生命的震撼,想到英雄的不能承受之轻!我们宣传机器常常美化英雄、神话英雄,拉开英雄和普通人的距离,这对英雄精神传承其实是一种多么大的伤害!我们会不会在膜拜英雄的同时,逃避了自己作为普通人的道德责任?有时我还在想,我们对英雄的感动是否仅仅来自于我们的道德歉疚?

郁达夫说:没有伟大的人物出现的民族,是世界上最可怜的生物之群;有了伟大的人物,而不知拥护,爱戴,崇仰的国家,是没有希望的奴隶之邦。确实如此,我们的社会需要的不是几个英雄点缀,社会需要的是一种平衡,是无数个让我们感动的平凡英雄,是每个人都要拥有的英雄情怀可是。当我们在叹息英雄一个个都老去的时候,我们是不是也忘记了我们自己最应该负起的道德责任

然而,我们社会中多的是看客,偶尔出现一些见义勇为的英雄,却又流血又流泪。这些负面因素对学生的道德行为的生成具有极大的戕害。甚至有人说,只有当中国人不再围观的时候,中国道德教育才有希望!只有把常态的见义勇兑换成见义勇为时,中国道德教育才有希望!

其一,看客的心态
    
不管哪个地方,也不论悲剧还是喜剧,看客们总是勇往直前义无返顾。这是一个极其混沌的群体,具有极强的遗传性——主要通过行为遗传,然后复制到人的精神领域,再打印在人的记忆深处,并最终演变成下意识麻木不仁的举动。
    
鲁迅的弃医从文,就是受到看客的启发。先生说:凡是愚弱的国民,不论体格多么强壮,多么茁壮,也只能做毫无意义的示众的材料和看客,病死多少是不足以为不幸的,首要的是要改变他们的精神。先生又曾给看客画像:一个个像鹅,伸着长颈,有如被一只无形的手从后面捏住,而又不时发出酒醉似的喝彩。然而时至今日,先生笔下的看客非但没有绝种,反而行情看涨,就在看客们的谈笑之间,同类的悲剧往往沦为戏谑的素材!
    
也有人说,对看客的心理也要一分为二的来看,人都有一种自我保护意识,有些人可能认为歹徒穷凶极恶,还常常怀有武器,自己根本惹不起,所以选择了明哲保身;还有的人担心自己挺身而出之后,缺乏后援,最终使自己也沦为受害者;更多的人则奉行利己主义,事不关己,高高挂起,不做出头鸟,不做无谓的牺牲;再有就是为我们强烈谴责的看热闹的病态看客,他们从别人的痛苦中,挖掘出美来,供自己饭后的谈资,填补自己灵魂的苍白,满足自己龌龊心灵的阴暗需求。
    
然而,无论那一种看客行为,都与中华民族扶危济困的精神格格不入,都不利于见义勇为思想精神的薪火传承,都会造成社会整体道德水平的滑坡,甚至会使我国的公民道德建设功亏一篑,而一旦低下的公民道德污染了学生的道德观念,那么,我们还能有什么希望?看客行为在客观上,还助长了犯罪分子的嚣张气焰,使犯罪分子为所欲为,有恃无恐。看客有时还给受害者带来巨大的精神伤害,甚至使他们永远失去对人的信任,当受害者眼巴巴期待着别人挺身而出时,自己却成了别人鉴赏的对象,像古罗马角斗场上的野兽,把流血的伤口交给别人欢呼!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这种漠视他人的“看客”心理,已经严重腐蚀了人们的道德信仰,恶化了人们的道德处境。那么,究竟是什么样的温床滋生了这些社会毒瘤?显然,任何反常的社会现象都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总有其深刻的社会心理基础。当冷漠、麻木日益充斥某些人的灵魂,当利己主义被奉为处世哲学,当漠视他人的生命成为一种流行的社会心理,我们的身体健康能不受到肆意侵害吗?我们的生命安全能不受到严重威胁吗?我们的道德灵魂能不日益的委琐吗?
    
请记住西方的一句名言:别打听丧钟为何敲响,它为你而鸣!
    
第二,“见义勇为”者的悲哀
    
路见不平,拔刀相助,自古就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见义勇为”者理当受到社会的赞颂和褒扬。但表扬之后呢?我以为更应该深入到他们的内心,把握“见义勇为”的心态,也许更有助于提高“见义勇为”者的积极性。
    
从“见义勇为”者方面来说,他自己当然自以为是“见义”而“勇为”的,而不是“见利”、“见名”或“见色”而“勇为”,这给了他们道德上的优越感,一种做好人的快乐。但是在大多数“见义勇为”者的潜意识里,未必不希望因“勇为”而得到“利”或“名”。只是他们往往不愿意承认这种愿望,更不要诉诸于口了,这就要有赖于被帮助者和社会主动奉报了,而且,这种奉报还必须小心翼翼,不能触犯他们的自尊心,不能抹杀他们道德上的优越感。而恰恰是在这点上,我们的社会和被帮助者做得还很不够,要知道“见义勇为”者不全是雷锋,他们也是和我们一样的普通人,他们冒着生命危险:流血、牺牲、还有可能伤残,然而很多被救助者,因为怕承担“见义勇为”者的医药费,竟选择了逃避;政府机关在发出一通表扬学习的通知后,也常常没有了下文,致使不少“见义勇为”者沦落到缺衣少药、有伤难治、无人问津的地步。
   
近日重庆金有树之死,拷问着我们社会的良心。这位开县的农民跳进刺骨的河水,勇救19条生命,后来,英雄因此染病了,然而却无人救助他,当他给当地政府和官员写的求助信泥牛入海后,年仅45岁的金有树不得不离开医院,病死于家中。在他的求助信中,金有树惨痛的说:“我救了19条人命,我求政府救我的命。”这常常让我想起《茶馆》中常四爷悲愤的哀鸣,“我爱大清国,可大清国爱我吗?” 金有树的
悲哀决不—个人的悲哀,而是国家的悲哀,社会的悲哀!好在死神为金有树的生命留出了五个多月的时间,让金有树体味到一种人生况味,并最终用他的死,向我们揭示了一种怎样的社会道德生态!让我们如此真切地触摸到一件重大的社会丑闻!我无法设想金有树死前的真实想法,但我完全能够领悟到他深刻孤独的悲哀!并深深迷失在一个社会的道德前景之中。如果英雄救人而得了重病,生命都失去了保障。那么,看多了英雄金有树这样的悲剧结局,今后我们的道德教育还如何进行我们还有什么样的脸面把见义勇为挂在嘴上?还有,就是本来就很稀缺的见义勇为是否会因此而绝灭?要知道任何一个重大的社会丑闻都将对社会道德构成威胁。金有树的行为已经使他成为了道德典范,但因为丑闻的出现,他的死又成了一种活的道德传播读本,它警示人们:喏,这就是崇尚道德的下场!

茅于轼先生在他的《中国人的道德前景》一书中所说的:当一个社会道德水平低下时,少数人坚持道德操守,反倒成了“傻瓜”。由于对道德行为的逆向鼓励,这会形成一个恶性循环,整个社会的道德水平会迅速下滑,这是十分危险的。多媒体都专注于金有树的英雄身份,对英雄之死,抱有极大的义愤。其实,道德具有普适性,道德不会佩戴有色眼镜,在道德救助的词典里,永远没有高下之分,贵贱之别。因此,我更倾向于把金有树看成一个普通人。金有树之死,首先是一个普通人之死,英雄只是金有树面临死亡时未能捞住的最后一根稻草。那么这就产生了另一个问题,当一个穷途末路的普通人向社会和政府求助时,我们是不是就应该这样冷漠的拒绝?

 

三、公民教育——一个逐渐被淘空的梦

 

公民既是权利主体,又是义务主体。因此,海外流行的公民教育,既是公民权利教育,也是公民义务教育。如果只重前者而忽视后者,那么社会成员将流行道德的放纵,以致缺失义务感和社会责任感;如果只重后者而忽视前者。那么社会将缺乏人道和文明而走向野蛮。这两个方面必须紧密地结合在一起进行,相辅相成、相得益彰,否则必将带来恶果。可是到了中国,公民教育竟然被阉割为公民道德教育。那么,在公民权利教育一再缺场的情况下,残缺的公民道德教育究竟如何展开?其展开又将会长出什么样的怪胎?

 比如说,上车让座,拾金不昧,尊老爱幼,这本来是每一个正常人都会去做的事情,是基本常识,可我们的社会却常常把这些行为宣传成了一种了不起的壮举。久而久之,常识反而被人们不知不觉的遗忘了。这种将常识盲目升华,从而造成真正的常识从我们的生活中蜕化的宣传方式,正在把越来越多的人带入一种不健康的心态之中——“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大家都在呼唤道德英雄、精神典范,希望所有的事都由他们承担,而自己却躲避一个正常人应该尽的基本责任。由此看来,一个以单纯做好事来支撑自己的道德体系的社会,表面上是在提升民众的道德水平,实际上是使每个人都在降低自己的道德要求,并使他们丧失履行自身道德义务的热情。鉴于此,政府要大力促进常识教育,把道德责任和公民责任区别开来,特别要加强对青少年的道德教育,防止道德教育浅薄化和陌生化。

特别可怕的是,在别人履行了道德义务之后,我们为了掩盖自身的道德沦陷,还要鄙夷别人的道德动机,拒绝别人的道德高标,甚至给别人佩带上疯子的标签,然后,一棍子打死。星期天我在车上,亲眼看见一个七八岁的小姑娘,很有礼貌的让座给一个老太太,结果,当孩子回到母亲的身边,盛怒不已的母亲竟然骂孩子是疯子,然后推开孩子,不容许她靠到自己身上。可怜那个无辜的孩子,睁着一双水灵灵的大眼睛,茫然不知所措。我于是感到了极度的悲哀,我不知道,在这样的家庭氛围中,孩子们如何能够坚守自己的道德理想?

另据《南方周末》报道:开县人徐克斌打当兵时就学习雷锋,十几年来,他学雷锋的好事不胜枚举——诸如给贫困学生捐款,冒着大雨在街头上扫垃圾,给敬老院的老人捐款,叠被子等等。然而,在这个雷锋精神已经沦丧的时代,这样的人已经成为稀有动物。更令人悲哀的是,很多人因此骂他是疯子,语文教师戏谑他是一个装在套子里的人,精神病医院则诊断他有间歇性的躁狂症……徐克斌因此陷入两难选择的怪圈:如果放弃自己的道德理想,就是承认自己原先是疯子,现在好了;而坚守自己的道德理想,又会被别人认为是不可救药的疯子。现实生活中,徐克斌已经成为一个走投无路的怪物,成了别人戏谑的对象,嘲弄的对象,反面教育活的标本,他是那么的使人快活,可是没有他,人们也便这么过!”……呜呼,当一个道德超群的人被我们社会集体视为异端,当成疯子时,我不知道谁真正有病,谁是真正的疯子?  

 

四、道德重塑——期待麦田里的守望者

 

2004年,中央相继下发8号和16号文件,把青少年的道德建设摆上重要的日程。在如此短暂的时间,中央连发两个重要文件,给社会带来不小的震动。一方面它表明中央对青少年道德教育的重视,另一方面也说明我们的目前的道德教育陷入了困境。

其实思想道德建设,看起来是青少年问题,其实更是成年人的问题;看起来是德育问题,其实是关系到德智体全面发展的问题;看起来是德育问题,其实是涉及到全社会,需要齐抓共管的问题。道德建设如何“突围”,如何走出困境,如何抵制安乐死,需要新思维、新举措、新格局。

道德教育作为一种灵魂教育,它的运行遵循体内法则,心,既是道德的策源地和栖息地,也是道德最大的见证者和受益者!道德像草木那样自由的生长,她从容、无声,甚至寂寞;道德像清泉那样欢快奔放,安之若素,而又荣辱不惊……因此,道德教育需要的光明的牵引,纯净的空间,善良的守护——道德教育呼唤“麦田里的守望者”!

《麦田里的守望者》的主人公霍尔顿是个逃学的学生,他的理想是成为在麦田里做游戏的孩子们的守望者。霍尔顿说,他想像着在一大片麦田里,成千上万的小孩子在游戏,周围除了他没有一个大人。他就站在麦田边上的悬崖旁守望着,哪个孩子朝悬崖奔过来他就捉住他,不让他掉下悬崖。这个超常的想法很具有理想色彩和浪漫诗意,遗憾的是塞林格在书中没有提到麦田的颜色,在嫩绿和金黄之间我们当然无从选择,但是色彩在这里已经不再重要,重要的是有新鲜的阳光,心灵的呵护,天真的快乐;有自由在天空中飞翔,有美丽的情愫在自然中疯长,还有那个哼唱着“假如你在麦田里捉住了我”的守望者在那里静静的守望。有了纯洁的心灵和善良的种子,道德离我们还会远吗?

[打印文章] [添加收藏]
更多

地址:广东省珠海市九洲大道西3024号 邮编:519070 电话:0756-8654882

报名咨询:0756-8614785 就业咨询:0756-8654783

粤ICP备06058487号

粤公网安备 44040202000547号

版权所有:珠海市理工职业技术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