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珠海市理工职业技术学校 >> 新闻中心>> 学校新闻速递>> 正文内容

茶香润心田,劳动传文化——两校联合开展非遗擂茶劳动教育实践

文章来源: 发布时间:2025年05月30日 点击数: 字体:


 

当千年非遗技艺与青春校园相遇,当劳动教育碰撞文化传承,一场别开生面的劳动实践校际交流活动在茶香中徐徐展开。2025年5月22日下午,珠海市魏文名师工作室、理工学校劳动教育课题组联合斗门区新盈中等职业学校,以“茶香润心田,劳动传文化”为主题,组织两校30余名学子共赴劳动文化盛宴。活动由理工学校办公室副主任邝嘉敏老师主持,斗门区新盈中等职业学校教务科科长刘丽满、品宣部负责人朱进文,航空专业教师胡纪鑫、教务科干事杨李娜和理工学校教研室魏文主任、斗门校区党总支陈金坡副书记、总支委员于雯嘉宾出席,共探劳动育人与文化传承的创新融合。

 

202505301543175421.Jpeg

                       

千年茶韵入课堂:擂钵中的非遗密码

“一碗擂茶千年香,客家文化一脉承。”活动伊始,新盈职校教务科科长刘丽满致辞,勉励学子“在劳动中感悟文化,在传承中滋养心灵”。随后,理工教研室魏文主任以“劳动教育与文化根脉”为题,强调“劳动是技艺的载体,更是文明的密码”。  

202505301543177410.Png

                  

202505301543187898.Png

                    

 

课题主持人龙洁瑜老师的带领下,学生们踏上擂茶文化溯源之旅。从擂钵的纹路到擂棍的握法,从“逆时针研磨”的传统技法到“以茶会友”的客家民俗,小小擂钵中映照出中原移民南迁的智慧与记忆。随着擂棍与陶钵的沙沙声响起,茶叶、芝麻、花生渐次交融,学生们在“慢擂快搅”中体悟匠人精神,更在茶香氤氲里触摸中华文化绵延千年的生命力。  

202505301543185898.Jpeg

                      

202505301543180121.Png


 

202505301543196653.Png


指尖生花创茶签:废叶重生的绿色美学

饮罢擂茶,一场“茶叶重生”的创意实践拉开帷幕。宋泽琳老师打破“茶仅可饮”的思维定式,带领学生将废弃茶叶化作艺术素材。空白书签上,茶末拼贴成“竹露煎茶”的山水意境,茶梗勾勒出“民生在勤,勤则不匮”的箴言警句。裁剪、拼贴、上色……平凡的茶叶在指尖蜕变为茶席装饰,劳动的价值跃出实用边界,升华为对环保理念与生活美学的生动诠释。  

202505301543196633.Png


202505301543197554.Png

                            

“劳动不仅是技能的习得,更是对资源的敬畏与创造。”一位参与学生感叹。  

跨校联动新模式:劳动教育的破界探索

活动现场,最动人的画面莫过于两校学子的默契协作——擂钵前,有人稳持器具,有人专注研磨,有人记录流程;茶席旁,不同校服的身影因共同创作而笑语交融。这种“理论+实践+跨校合作”的模式,正是劳动教育课程共建的创新尝试。  

“劳动教育需打破校际壁垒,让资源流动、智慧共享。”魏文主任在总结中表示,珠海理工学校近年来以课题为抓手,将专业特色与劳动教育深度融合此次与新盈校的联动,既是文化传承的校际接力,更是劳动教育提质增效的实践样本。  

 

茶香未散,步履不停

活动尾声,学生们手捧自制的擂茶与茶签,将劳动成果赠予师长与伙伴。这场跨越校际的文化劳动之旅,不仅让非遗技艺扎根青春土壤,更以劳动为纽带,串联起文化传承、生态理念与协同创新的教育图景。未来,珠海职教人将继续以匠心守护传统,以实践赋能成长,让劳动教育的芬芳浸润更多学子的心田。  

 

部门:教研室

文字于雯

图片:陈丽洁

一审:魏文

二审:方芳

[打印文章] [添加收藏]
更多

地址:广东省珠海市九洲大道西3024号 邮编:519070 电话:0756-8654882

报名咨询:0756-8614785 就业咨询:0756-8654783

粤ICP备06058487号

粤公网安备 44040202000547号

版权所有:珠海市理工职业技术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