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赋能湾区职教,匠心筑梦智启未来 ——珠海理工校本部开展市级公开课暨人工智能教研活动
4月15日,珠海理工学校校本部成功举办市级公开课及人工智能主题教研交流活动。本次活动由珠海市教育研究院主办、珠海理工协办,冯丽萍名师工作室及珠海理工教师人工智能工作坊共同承办,吸引了全市中职学校教师代表及线上参会者近100人参与,为职业教育与人工智能融合创新提供了交流平台。
市级公开课:AI赋能,立足专业,逐梦湾区
上午8:40,思想政治学科教师何凤以《立足专业,逐梦湾区——AI时代下的平面印刷职业定向》为题,呈现了一堂“AI+思政”创新课。课程紧扣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通过AI视频、AI智能体工具及本地企业案例,引导学生结合区域经济特点与AI技术趋势,制定个性化职业路径。课堂亮点频现:通过传统手绘与AI设计海报对比、AI智能体“职业指导师”互动等环节,激发学生探讨AI在职业中的角色;将“工匠精神”“服务湾区”等价值观融入职业定向,强化学生使命感;学生借助AI工具初步拟定职业方案,结合珠海印刷行业需求明确发展目标。
公开课上课听课现场
课后,与会教师对何凤老师的教学设计给予高度评价。评课环节指出,课程紧扣时代热点,将思政元素与职业规划有机结合,学生参与度高,课堂氛围活跃。同时建议进一步深化AI技术与专业的结合点,增加学生自主探索环节。
公开课评课现场
特色教研活动:法治教育与AI素养提升的创新实践
公开课后,特色教研活动围绕“法治教育创新实践”与“中职教师人工智能素养提升探索”两大主题展开。
冯丽萍名师工作室成员吴健老师分享了省级德育课题成果。该课题通过开发“理工说法”普法栏目、举办模拟法庭活动、制作普法微电影等形式,将法治教育融入学生日常生活,展现法治教育的创新实践。
珠海理工教师人工智能工作坊负责人黄伟欢老师介绍了学校在AI赋能教育领域的实践经验。自今年2月起,学校成立教师人工智能工作坊,通过专题培训、案例研讨等形式,推动AI技术在教学中的创新应用。目前,已举办了12场交流培训活动,参与教师超300人次,初步形成了“以研促教、以用促学”的的AI赋能教学改革氛围。
主题讲座及交流研讨现场
成果与展望:共绘人工智能与职教融合新图景
本次市级教研活动全程开启线上直播,阳春市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开平市吴汉良理工学校、遵义市务川中等职业学校等中职学校部分教师在线上参与活动,打破地域壁垒,拓宽了交流的深度与广度。活动展示了珠海理工在AI教学应用与法治教育中的创新成果,为全市中职教师搭建了交流平台,更是一次跨区域经验交流、职教协同发展的生动实践。未来,珠海市理工职业技术学校将继续深化产教融合,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为契机,打造更多“AI+专业”特色课程,助力大湾区技能人才培养。
兄弟学校线上参与活动
部分参会老师合影
图文:教研室
编辑:李琳
一审:魏文
二审:方芳
三审:蔡守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