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珠海市理工职业技术学校 >> 教育科研>> 教学动态>> 正文内容

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方法与手段的探索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发布时间:2007年06月11日 点击数: 字体:

一、现代中等职教教学改革的趋势和教学方法的理论研究

我国的中等职业教育虽然也有几十年的历史,但传统的教育观念以及几十年不变的课程与教材,使人们习惯于过去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以往的教学模式已经不完全适应,因此,积极探索有利于复合性人才成长的新型教学方法模式是当务之急,有了面向职业、贴近岗位需求的课程体系,还需要课堂教学的改革(课程内容、组织形式、教学方法、考核方式等)。我们认为:中等职业教育的改革应当抓住8个转变。教学目的由培养单一专业性人才的“就业教育”向培养复合集成型人才的“综合职业素质教育”的转变;教学任务由培养“认知能力”为主向“职业综合能力”为主转变;教学内容由“基础学科”为主向专业理论、技能及职业活动课程为主转变;教学体系由“学科知识中心型”向“能力实践本位型”转变;教学过程主要按职业技术等级标准和职业任职资格的要求组织教学;职业教育的教师教学观由教师的“单一型、绝对权威型”向“一专多能型、行为引导型”转变;学生学习观由“被动接受、述而不做的模仿型”向“主动实践、手脑并用的创新型”转变;教学组织形式由“班级固定教室、集体授议”向“课内外专业教室、实习车间、小组化、个别化学习”转变;教学手段由“口授、黑板加简单电化教学”向“多媒体、网络化、现代教育技术”转变。
要树立正确的教学方法观,则要改变“重教法,轻学法”、“重演绎,轻归纳”、“重隐性内化、轻显性外化”、“重讲授,轻操作”、“重描述,轻直观”、“重知识、轻实践”、“重单一技能,轻综合能力”等倾向。

为此,对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方法的改革方向应为:以能力(含智能和职业综合能力)为基础,以学生学习掌握职业技能为重心,以现代化教学手段为媒体,以专业课类型为划分依据,个性化的、或综合包容性的职教教学方法模式。体现职教方法由理论性、封闭性、单一性、师生偏离性向实践性、开放性、系统性、师生互动性的模式转变。

在理论上重视系统和综合,在实践中探索“方法群”的结构模式,把代表职教特色的“专业技能教学”作为教学方法理论研究和改革实践的重中之重。这是由职教规律及现代教学方法的特征所决定的。
二、国内外关于教学方法理论及职教教学方法的经验
1、普通教育的教学方法模式有很多种,主要分为四大类型:即信息处理类教学模式、人格发展类教学模式、人际关系(社会作用)类教学模式、行为修正类教学模式。
   
美国学者拉斯卡认为在已有的教学方法中只有四种基本教学方法,每一种基本方法又由许多特定的方法构成,特定方法可视为普通方法的具体运用。
在西方教育理论中,将教学方法分为两个层次:一个层次即特殊教学方法,是指与教学原理相一致的教授特殊科目的方式:另一个层次即一般教学方法,是指把教学思想、观念应用于学校各个科目教学的统一方法。前者属于具体的、可操作的范畴,后者属于抽象的和概括性的范畴,但两者是统一的。
   
对我国教学理论中各种各样的教学方法进行分析、比较和概括,可以看到教学方法具有三个层次。(1)原理性教学方法。它们的最大特点是为具体教学方法提供理论指导,是教学意识在教学实践中方法化的结果,程序和步骤是高度抽象化和概括化了的,它们不具有操作性。(2)技术性教学方法。是诸如讲授法、讲述法、讲解法、讲演法、谈话法等等,每一种方法都适用于学校各科目或几个科目的教学。它在原理性教学方法和操作性教学方法间发挥着中介作用。(3)操作性教学方法。具体到学科中各自具有的特殊的教学方法。诸如劳动技术课的工序教学法、外语课的听说教学法等,它只适用于特定科目教学,具有与各科目的教学内容相结合的、基本固定的程序和方式,教师一旦掌握便可立即操作应用。
通过上述的分析可见:我们研究的定位应当落脚在操作性教学法的改革与实践上,但对符合职业教育特殊规律的教学思想、观念以及新的教学组织形式,也应当进行适度的探索。普通教育的教育方法模式的研究已经形成了许多规律性的认识,而且从心理学、教学论、系统论的角度作出了可信赖的论断,我们是在借鉴中发展,在探索中创新。


2
、国外职业教育发展了几十年,已经形成了适应社会人力资源开发的培养模式和就业制度,也有了较完善的课程开发模式和职业教学、培训模式。其中最有影响的三大教学模式当属:流行于欧美、澳大利亚的能力本位教学模式CBE、在发展中国家培养熟练技术工人的模块培训法MES以及基于“合作培养”的几种有代表性的模式,如德国的“双元制”、日本的“产学合作”、新加坡的“教学工厂”等。
1CBE是以职业综合能力为基础(本位)的教育体系。它的基本特点是:以达到某一种职业的从业能力为教学目标。打破传统学科体系,以能力作为教学的基础。CBE模式强调企业的需求和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学上灵活多样、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的需要。强调学生的自我学习和自我评价,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实践证明在CBE教学模式下,不同能力的学生不受时间和环境的限制,大多数学生能达到较高的成绩。
2MES模式是一种就业技能模块式培训方法。它的突出特点是:培训目标明确,除了一个总体目标外,每个模块和学习单元都有一个具体的学习目标。模块式培训方案便于灵活组合,同一培训方案可以由多种培训模块组成,根据培训的需要可以灵活使用学习单元,均可达到培训目的。
3)“合作培养”既是一种办学模式,也是一种教学模式。它是学校和企业共同合作完成对职业人才的培养。“合作”有利于校与企之间的资源共享,有利于参加生产和实习,在实践过程中学习知识、培养技能。此模式被实践证明是一种运转灵活、优势互补的最佳职教模式,德国的“双元制”、新加坡的“教学工厂”等都属于这种模式。
   
国外职业教育教学模式给我们的启示,归纳起来有五点:①教学生“会学”,学生由“学会”变为“会学”,必将终生受用。②以学生为主体,强调学生以自学为主,自己掌握学习进度,要求学生自我评价,充分体现个性化教育的特点。③以教师为主导,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起组织协调、咨询引导的作用,在教学全过程中,教师及时给学生以指导和帮助,不断地对学生进行评价的激励。④强调学生的能力培养,学生在进入培训(学习)时就知道自己应达到什么标准,应掌握什么能力;评价标准着重衡量学生的能力水平。⑤优势互补,产学合作。企业与学校的合作,使学生能够学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知识,有利于发挥企业的技术力量和学校的教师作用,有利于学校与企业之间的人力、物力、财力上的资源共享。
   
当然,任何一种模式都有它的局限性,阈于各国自己的文化传统,我们不可完全照搬,而应把国内外的经验结合起来,创立出适用我国国情、区情、校情的职教教学模式。因此,我们必须从实际出发,探索适合国情的教育教学模式;突破传统的以学科为体系的教育模式,建立起以职业岗位需求(知识、技能和态度)为体系的教育新模式。让知识学习和技能培训更贴近生产、贴近实际,缩短职业学校教育与就业(或上岗、转岗、晋升等)的距离。

三、几个具有职教特色的教学方法:“能力构建——评价导向”模式、“案例教学法”、模块式“方法群”等
(一)“能力构建——评价导向”教学模式

1、“能力构建——评价导向”是根据职业能力分析,确定应具备的知识、技能和能力目标,通过学生的主动参与,教师的引导,使学生主动去构建知识结构、能力结构和品格结构,并在质量目标和过程评价的激励下引导学生主动学习的教学模式。它的实用结构有“五段”“三段”“元素组合”等程式。
    2
、“能力构建——评价导向”教学模式的突破点主要表现在:(1)能力构建教学模式是以职业能力为依据,以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力求在课堂教学结构、教学法的组合、现代化教学媒体的配合上有所突破,通过方法和手段的优化,最终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2)应用了CBE职业能力分析和职业技能目标设计方法。目标不仅有职业岗位知识和技能,而且还包含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和职业关键能力等,新的教学法是体现以培养能力为主线的模式。(3)依据教育心理学的认知心理规律,教学方法对人的信息加工过程进行了有序的认知强化。(4)教法模式体现了多元化思想。可以作为适用各类课程的实用型“教法群”(教法群是指可供选择的一系列教法的集合),正是模式的多元结构和教法群的提出对形成我国职业教育有特色的教法模式更有实际意义。(5)新的教学法较好地体现了教学设计的整体性原则、学习过程主体性原则和技能操作实践性原则。(6)以学习层次目标作为反馈及考核的标准,强调教学目标与评价目标的一致性。
    3
、“能力构建——评价导向”教学模式的实践价值体现在:(1)激发了师生在双边活动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课堂教学是师生亲密合作、协调互动,共同构建活动主体的过程。(2)增大了训练密度,提高了训练效益,较好地实现了精讲精练。(3)有利于职业综合能力的形成。既形成一般学习能力,又有包含合作意识与创新精神等在内的职业综合能力。(4)能力发展模式适用于各种层次的技术培训要求。(5)对提高教师素质起到了导向和激励作用。能力发展教学模式是以培养职业能力为核心的,因此,教师首先要具备指导的能力。

(二)模块式“教法群”

1、将课程模块与教学模块联系起来,按照模块教学的思想,通过灵活的组合实现“职业群”内岗位技能的融通,我们称之为模块式教学模式。其内涵是:依据工作任务分析,确定对应的专项能力,经过教学分析形成明确的学习目标,融技能、知识、敬业精神为一体,有完整的学习内容、学习活动、优化的教学方法群和确定的考核标准,以专项能力模块为学习单元。模块式教育重视培养学生的职业综合能力,以学生为主体,以模块为教学单位,配合具有职教特色的教学方法群,最终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
     2
、模块式教学的主要环节有:(1)课程准备:课前由教师交代模块(或单元、分单元)的学习目标、学习安排、学习方法、发展动态等。学生根据教师提供的线索,进行前期学习,教师对疑难问题、学习重点集中答疑。(2)技能(实验)示范与训练:教师按照操作步骤进行技能标准示范,学生进行(实验)反复训练,及时反馈,教师根据课题要求,对应掌握的技能和知识点进行考核。(3)技能见习:为熟练掌握知识和技能,安排学生到现场进行短期见习或长时间的综合技能见习,或参加顶岗实习、社会调查等。

3、这种教学模式的特点主要表现为:
在教学方法的运用上,采用模块式单元教学形式,通过教学方法的最优组合,形成实效性很强的“教法群”。“教法群”突出了“教无定法”的灵活性和“教学有法”的规律性,面对教学任务、学生基础、学习环境等多方差异,“教法群”对教师和学生两个能动的控制主体——教师主导作用下的教和学生自主学习下的学,进行了多样性和灵活性的有机组合。

(三)计算机辅助教学手段参与教学的模式

在职业学校教学改革研究实验中,我们有意识地加强了计算机CAI课件开发与应用的研究,总结出目前在课堂教学中,CAI课的主要应用方法有:
1、案例教学法。根据教学目的,筛选一些取材新颖,能配合教学重点难点的案例制成CAI课件。在课件中配以针对性很强的提问,引导学生思考,或出示几个案例,让学生分析判断,这对创新学习很有好处。
2、示范指导法。利用CAI课件,为学生进行操作演示、教具演示和产品展示,使学生通过直观、具体、形象、生动的观察,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掌握概念、原理和要点,掌握操作知识、程序和要领的方法。然后,再配合现场训练。由于示范图象规范科学,图象具有多角度、多层次、反复看的特点,给学生以深刻的印象。学生通过观摩、仿效,能较快地掌握技术、技能和技巧。
3、讲授指导法。它是培养操作技能的基本方法,教师在说明或讲解课题的技术规律、操作方法及注意事项时,适时插入生动、活泼的CAI课件,使讲授指向准确、重点突出、层次分明、条理清楚,有逻辑性、针对性和艺术性,使讲授更富于实践性和指导性。CAI课件摸拟形象、利于设定多种环境条件,有效地增强了学生的分析、判断能力。
4、片断插入法。即根据教学设计的要求,将预先选定的CAI课件或组件中的一部分适时插入教学过程之中,课件时间虽短,但内容精、效果好,不仅激发了学生的认知兴趣,而且在展现中突出了教学的重点,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
5、试设法。它是增强学生分析与判断能力的教学方法,在CAI课件中,给学习者预先提供条件(模拟设备、环境、工具等),让学生按照一定的学习任务自行完成选择信息、确定目标、设计方案、模拟实施的过程,从中找出符合客观规律的结论。在设计实施中,不免有许多错误,但由于是在计算机上进行的模拟,不会发生危险,也不会影响事物真实的发展进程。所以,试误法有很现实的意义。
以上是学校在教学中采用过的有效的方法,它预示着现代教育技术的引进,必定会突破原有的教学模式,代之以高效率的教学模式。伴随着计算机多媒体技术的应用实践,人们对教学手段的研究已上升到教育技术学的层次,即把教育技术作为设计、实施和评价学与教的全部过程的系统方法。
随着网上教育逐渐成为一种新型的重要教学手段,校园网络将使信息技术融于教育的各个环节、成为教师教学、学生学习的必要手段。这种现代化的教学模式在空间的拓展,时间概念的突破,教育对象的扩大,教学方式的本质变革,教学内容的质的飞跃,教学效果及时测定等方面都有明显的优势,是我们研究的新领域。

四、职业教育的教学方法体系初探:“双向行为——能力建构”的方法模式

所谓“双向行为——能力建构”的方法模式,我们认为,它是第一层次的、原理性的教学方法,对职业教育的教学实践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
(一)“双向行为——能力建构”的理论依据
    1、依据之一——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其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建构意义的方式而获得。在学习过程中帮助学生建构意义就是要帮助学生对当前学习内容所反映的事物的性质、规律以及该事物与其它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达到较深刻的理解: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以学生为中心,认为“情境”、“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是学习环境中的四大要素或四大属性。
   
建立在学习理论上的许多教学模式在实践中获得了成功。如“行为引导式”教学法就是双元制教育模式为适应时代发展要求而提出的一种现代职教思想。它提出了教学应从理论培养向实践性教学转化:从示范性教学向应用性教学转化的观念。这种观念就是要使学生在今后的职业生涯中有很宽的适应面。专业知识能适应全国不同地域的要求,专业技能具有开阔的工作前景,专业理论知识能适应专业发展的要求。
   
2、依据之二——CBE职业能力分析与教学目标的建构。CBE以达到某种职业的从业能力要求为教学目标,以能力为教学单元,以掌握能力的表现作为衡量教学进程的基准,以学生人个学习活动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它是近年来国际上相当流行的一种教育思想。
   
CBE以能力为本,教学目标与就业岗位的要求密切相关,强调培养实际的工作能力。CBE目标明确、具体,就业的针对性强,教师和学生对预期要达到的结果都很清楚,从而保证了职业教育与产业界的密切结合,保证了学员学到实际工作所需的能力,有利于学员在工作岗位上取得更好的成效。
   
3、依据之三——主体教育与合作学习理论。主体性是人全面发展的根本特征,主体教育的核心是承认并尊重受教育者在教育活动中的主体地位,以教育促进受教育者主体性的提高与发展,主体教育与素质教育的目标是一致的,主体教育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一种模式、一条重要途径。
   
“合作学习”是一种小组互动,彼此依赖,相互帮助,兼顾个人绩效及完成整组共同目标的教学策略。“合作学习”是以师生互动、人际的和谐去创造积极思考、探索的氛围,使学生快速获取知识与技能,从而造就具有创新思维的实用型人才。在合作过程中,学生需以自身掌握的知识技能体系为基础,对新的知识与技能加以诠释,透过有目的的思考和与他人讨论,修正观点并获得新知识、新技能。在小组内,不同观点所产生的冲突与对立可帮助小组成员的知识技能体系重整和建构。
   
4、依据之四——“信息传递——接受理论”与多媒体教学。计算机网络和多媒体技术的采用,对课程实施的质量和效率的提高都产生了不可低估的影响。一是利用直观、动感的学习环境,提高了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效率。二是人机对话学习方式,便于及时反馈学习效果和学生自主选择教学内容、进度,增强了学习动机。三是锻炼了学生处理信息的能力和独立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从而转换了角色成为咨询辅导员。新的教育技术开拓了个性学习的途径。
   
5、运用系统论的观点和方法研究现代教学方法。当今,“方法系统”、“方法结构”、“策略体系”、“教学模式”、“方法单元”等提法越来越多。教学方法系统观是对教学方法本质认识的进一步深化,二战后,国外涌现出许多以发展学生智能为核心的综合性或复合性的教学方法。
我们借鉴了这种思路,在理论上重视系统和综合,在实践上探索“方法群”的结构模式。

探讨专业技能教学方法群是教学方法改革的重要生长点。因为,专业技能及职业的定向决定了教学方法的实践性和针对性,培养职业综合能力,强化专业技能训练,突出实践性环节,是所有专业教学的基本特征,职业技能形成的共性规律决定了方法的客观性和普遍性,所以必然有具有普遍意义的基本教学方法。但职业教育又是多因素、多专业、多规格、多类型的最为复杂的教育系统,它与经济部门劳务市场有直接的联系,几乎覆盖了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涉及不同产业的上千个岗位和工种,职业分析是各专业教学目标和内容的源泉,也是确定具体方法的重要依据。正因为各专业操作技艺、心智技能各具特点,决定了其教学方法必然有所不同。

教学方法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它包括各相关要素之间、教与学的不同对象之间、不同层次之间、不同内容之间、不同手段形式之间方方面面的认识及技术上的组合。任何单一的方法都不能成为最佳的万能的方法,最好的方法只能是具有互补效应的方法群。
(二)“双向行为——能力建构”的运行程式
   
“双向行为——能力建构”作为原理型教学模式,它更注重教学观念的更新,更要体现“让每一个学习者都得到发展”的素质教育思想,同时,在模式的设计上,注意系统性、主体性、实效性和简约性。所以,我们把“双向行为——能力建构”的运行程式归纳为四个阶段(或环节),即:
确定学习目标——引导发现问题——互动协作迁移——职业能力测评。
(三)“双向行为——能力建构”的操作意义
   
1、行为导向的教学方法是指:创造实际工作环境或学习背景,建立与生产实践近似的学习组织(或有利于认识事物规律的教学组织形式),完成学习、实训任务,解决实际问题。有了实践教学的足够学时和科学的教学方法,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独立工作能力和创新能力都不同程度地获得提高。行为导向是师生共同参与的、互动互促的知识与情感的交流,是以每个学生的实践(学习)活动为基础,以掌握认识事物的方法和增长综合职业能力为核心的积极活动,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学生不是被动的以模仿为主的学习,而是在教师引导下的以学生为主体的学习。
   
2、在教学组织形式上大多采用班级内的小组工作法,学习者在学习运用专业知识的同时,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合作能力。在这种近似真实的社会职业交往活动中,师生的互动,学生积极主动的实践,都将有效地建构起职业必备的能力。
   
3、学生的主体性主要表现在:从多种渠道获取信息并根据工作任务进行有效筛选;按照工作(学习)任务利用自己已有的知识、技能和能力结构;主动思考并从指导者或合作者那里及时得到帮助和启发;积极参加有思想交锋的讨论或探索;以坚毅的精神去独立解决问题;自觉运用质量标准评价自己,接受客观评价并转化为再学习的动力。
   
4、教师的主导作用主要表现在:根据职业能力分析确定每一次教学活动的任务、目标及质量标准;事先组织相关的资料、信息并加以恰当的组合(教学设计或单元课程设计):根据“人本主义”和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将全面素质培养融合在教学活动之中;创设有利于学生主动学习的环境(物质与精神的);根据每一个学生的具体情况给予及时、恰到好处的点拨与帮助;随着教学活动进程的深入,引导学生正确地评价自己;针对学习者的状态提出新的认知目标(学习任务)。
   
5、方法与手段的配合是学习的催化剂。所以在手段的选择上要把握媒体对感官刺激的最佳效果,无论是传统的还是现代化的手段都应以实际效果来检验。在教学手段的现代化进程中我们应当积极探索多媒体、网络化、远程教育手段的应用方法,让手段服务于教学目标,服务于教学方法,最终服务于学生。
(四)“双向行为——能力建构”教学模式的扩展和实用价值
    “双向行为——能力建构”教学模式是原理性教学模式,它对不同层次、不同专业、不同学科的多种教学组织形式都适用,但是,需要教师对模式的应用程式进行创新性设计。设计(或调整)的要点是:
   
1)了解专业、学科、学习任务的教学特点,探索符合本专业知识、技能学习和能力形成的个性化的运用程式。(2)掌握学生的学习水平和接受能力,可将运行程式进一步细化。(3)学会教学设计的基本方法,把握教学活动的顺序、节奏、密度、效绩。(4)突出教学特点,可对某一方面进行强化,使教师在运用这一教学模式时有自己的教学风格,如突出学习方法的指导,教学环境的精心设计,多种形式的检测评价方法等。
(作者单位:北京市教科院教育发展研究中心  朝阳区职教中心)

[打印文章] [添加收藏]
更多

地址:广东省珠海市九洲大道西3024号 邮编:519070 电话:0756-8654882

报名咨询:0756-8614785 就业咨询:0756-8654783

粤ICP备06058487号

粤公网安备 44040202000547号

版权所有:珠海市理工职业技术学校